最新热门游戏推荐,精彩好玩,手游排行榜2022年度合集

首页 > 资讯攻略 >

中欧互利合作为世界发展注入活力

作者:格老六 来源:田田圈下载站 时间:2023-07-07 08:50:49

  9月30日,欧盟中国商会(以下简称“商会”)与罗兰贝格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联袂发布商会年度旗舰报告《携手并进,共铸未来——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2022》。

中欧互利合作为世界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欧盟商会发布2022年度报告。

9月30日,中国欧盟商会(以下简称“商会”)与罗兰贝格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商会年度旗舰报告《携手共创美好未来——欧盟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22》。根据该报告,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和供应链瓶颈反复出现,欧洲和中国的企业去年仍保持了快速发展。建议中欧共同努力,应对能源价格上涨、原材料短缺、地缘政治新形势等全球性不确定因素,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促进中欧经贸关系稳定而深远的发展。

自2020年起,中国已成为欧盟最大的货物贸易伙伴,在欧中国企业期待中欧经贸关系继续保持积极势头。报告称,中国和欧盟应通过合作和稳定来应对不确定性,共同面对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政治局势等全球性挑战,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欧盟商会会长许海峰表示,去年中欧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双向投资也在增长。今年1-8月,欧盟对华投资增长123.7%。中欧合作的成果来之不易。在欧洲工商界,我们期待双边经贸合作有助于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共同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主席德普通过视频连线表示,2022年,通胀上升、能源短缺加剧和供应链扰动将给全球需求和经济发展带来下行压力。中欧互利的经贸合作将有助于稳定全球经济。在欧盟,今年约70%受访的中国企业对中欧经贸关系的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许多欧洲公司根据中国“十四五”计划的发展重点,在中国大力发展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

据悉,该报告历时半年,对中国约150家企业和组织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动态跟踪企业在欧洲和中国的发展,聚焦绿色经济、数字经济、企业社会责任等重点议题。

报告显示,欧洲和中国的企业对今年的利润前景持乐观态度。40%的受访企业预计2022年息税前收入将小幅或大幅增长,近半数企业预计2021年收入将与2021年基本持平。然而,今年,欧洲能源价格波动、高通胀水平和全球供应链中断等外部因素预计仍将对中国企业在欧洲的增长构成挑战。

中国企业看好欧洲市场,投资广泛流向绿色、数字等关键领域;其中,绿地投资比重逐步提高,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投资主体。调查还发现,约80%的受访企业考虑未来一年继续在欧洲投资,其中大部分企业计划采取扩张策略,延长产业链布局。

中国企业为欧盟就业市场发展做出贡献。2021年,中国企业从欧盟国家雇佣的员工比例超过80%,比2020年提高3个百分点。近一半的受访公司计划在2022年招聘欧洲员工,比2021年的30%大幅增加。

中国企业继续为欧盟带来技术创新。据欧洲专利局统计,2021年,中国企业向欧洲专利局申请专利16665件,比2020年增长24%,在30个主要专利申请国中最高。其中,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大幅增长,华为在2021年欧洲专利局专利申请排行榜上排名第一。

欧中企业海外布局和投资目的地的重要性继续上升。2022年的调查显示,80%的受访企业表示将继续提升欧洲市场在其全球化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约70%的受访企业认为在欧盟发展有利于建立其全球品牌知名度;另有一半企业认为欧洲市场充满活力,中欧优势互补,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欧洲和中国的企业对双边经贸关系的前景持乐观态度。根据2022年的调查,70%的受访者认为中欧经贸伙伴关系仍然强劲,高于2021年的60%。此外,在欧洲,中欧企业参与欧洲绿色、数字化双核转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近60%的受访企业表示将长期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话题,通过实际行动为欧洲的民生、环保、消费者权益、社会平等和多样性、劳动保障等做出贡献。

为了促进中欧发展与合作,报告提出了近100条具体建议,涵盖12个重点领域。

呼吁中欧增进互信,维护互利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加强政策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滞胀风险;双方要进一步挖掘中欧双边贸易增长潜力,积极适应产业结构变化,共同挖掘服务贸易、绿色、数字等新兴产业合作潜力。

报告提出,欧盟应维护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商业环境,消除单边经贸工具的负面影响,降低市场准入壁垒,为中国企业创造更加平等的政策环境,避免“国际采购工具”和“碳边境调整机制”成为新的贸易壁垒。

根据该报告,中国和欧盟可以共同努力建设绿色经济。建议欧盟确保新能源项目的公平环境准入,推进中欧旗舰项目R&D项目,加强绿色新兴技术R&D合作,为中国企业在欧洲发展绿色经济提供政策支持。双方还可以加强在碳市场的合作,就碳定价交换意见,进一步发展碳交易体系。

在数字领域,报告建议欧盟和中国共同推动全球发展和跨境R&D;敦促欧盟降低市场壁垒,减少以网络安全为由对中国制造商的歧视性待遇;建议欧中双方共同努力,促进开放、有序、安全的跨境数据流动,推动网络安全标准、认证等领域的合作和互认。

  (本报布鲁塞尔10月1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

(本报布鲁塞尔10月1日电本报驻刘军布鲁塞尔记者)(本报布鲁塞尔10月1日电本报驻刘军布鲁塞尔记者)

标签: